首页 资讯 正文

汝城县卢阳镇江头村: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“一池春水”

体育正文 128 0

汝城县卢阳镇江头村: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“一池春水”

汝城县卢阳镇江头村: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“一池春水”

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何丹霞(dānxiá) 郴州报道 晨雾还未散(wèisàn)尽,汝城县卢阳镇江头村的百年石拱桥上已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。这座曾(céng)因年久失修(niánjiǔshīxiū)被村民视为“危险地带”的古桥,如今加装了青石围栏,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“网红桥”,桥下流水潺潺,两岸绿树成荫。谁又能想到,三年前这里曾是“脏乱差(zāngluànchà)”的典型? 破茧重生:古村活化的“绣花功夫(gōngfū)” “以前村里危房像(xiàng)补丁一样(yīyàng)东一块西一块,年轻人都不愿回来(huílái)。”“现在村里有了太阳能路灯,连菜园都用竹篱笆围成了景观。”村民(cūnmín)吴秀英(wúxiùyīng)指着改造后(hòu)的庭院自豪地说。2022年来,江头村以“一户一策”推进拆旧拆危,拆除危房230栋,腾出土地1.2万平方米。村支书陈满良带着村民立下规矩:“修旧(xiūjiù)如旧(rújiù),绝不搞大拆大建!”拆后的空地建起了生态停车场、文化活动中心、公共餐厅。通过“门前三包”“红黑榜”“定期评比”等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,环境卫生面貌一新。环境之变也带动民风(mínfēng)之变,如今漫步村中,太阳能路灯映着竹影婆娑,家家户户的菜园用竹篱笆编出花样,村民自发组建的志愿服务队每天巡逻,守护着共同的家园。 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卢阳镇全域推进风貌提质活动,从江头村的(de)“一户一景”到全镇“一村一品”,在31个村(社区)推广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模式(móshì),通过“政府搭台、能人聚力、村(居)民参与”的多元机制,盘活闲置资源,活化利用古祠堂、古民居,打造出“古村+非遗”“庭院+民宿”“田园(tiányuán)+研学(yánxué)”等特色业态。 产业造血:土地(tǔdì)里的“黄金产业链” 在千亩生态茶园(cháyuán)里(lǐ),采茶工吴德生正穿梭于(yú)茶垄间。“以前种地靠天吃饭,现在土地流转出去,每年拿租金,在茶园打工一天还能挣120元!”算起增收账,他笑得合不拢嘴。江头村的产业振兴,走的是“土里生金”的智慧路(lù)。在农业(nóngyè)专家指导下,村里(cūnlǐ)的传统产业扁豆(biǎndòu)、刀豆种植升级为7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,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(dàwān)区。“扁豆架要搭成‘人’字形,通风又增产。”蔬菜基地里,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村民搭出“会(huì)呼吸的豆架”。“我们村的扁豆5月到10月连茬收,一亩能赚8000元,老板开着冷链车直接到地头收货!”正在修剪豆藤的种植户吴均华说。 此外,“鼎湘”茶叶品牌(pǐnpái)乘着电商东风飘向了全国各地(gèdì),还进了浙江的精品(jīngpǐn)茶馆。18亩水果种植园里,黄桃、鹰嘴(yīngzuǐ)桃、奈李压弯了枝头,每到丰收季,镇村干部化身“带货主播”,朋友圈、微信群、短视频平台轮番上阵,“游客采摘+线上订单”双渠道销售火爆。 民宿破局(pòjú):小庭院里的“国际生意” “云逸(yúnyì)小院”院子里,民(mín)宿主理人曹海元正在修剪果树,几只土鸡在菜园里悠闲啄食。“客人住(zhù)我(wǒ)这,蔬菜随便摘,走时还能带两把自种的小葱。”他翻开游客登记表,一个俄罗斯名字格外醒目:“今年五一,她就是通过线上平台(píngtái)找到(zhǎodào)我这儿的,在茶园采了茶,临走(línzǒu)还买了几斤‘鼎香(dǐngxiāng)’茶叶,说要把中国的香气带回俄罗斯。”依托海拔较高的清凉气候和“一步一景”的田园风光,村里将20家农房改造成“一户一景”特色民宿,东泉塘(dōngquántáng)民宿群初具规模(chūjùguīmó)!为方便游客,村里还专门修通了盘山水泥路,直通茶园观景台。“从县城开车15分钟就能来‘吸氧’,节假日房间还得提前订!”第一批民宿创业者泉塘氧吧负责人吴良瑞说道。 民宿经济催生了“沉浸式”乡村体验,游客可以跟着茶农学采茶,在扁豆田里(tiánlǐ)学搭架子,甚至承包一片菜地当“周末农夫”。“上个月有(yǒu)学生来研学,二十几个人在茶园(cháyuán)里搞采茶比赛,笑得东倒西歪(dōngdǎoxīwāi)!”茶园负责人谢炳武笑着回忆。 民生提质:家门口的“幸福(xìngfú)拼图” 傍晚时分,村(cūn)文化广场传来悠扬的音乐。“以前下雨出门两脚泥,现在晚上跳广场舞有路灯,重阳节还能吃‘百家宴(jiāyàn)’!”正在跳舞的大姐曹成珠竖起大拇指。三年间(niánjiān),江头(jiāngtóu)村开展了(le)自来水管网改造、村道硬化、水渠整修等13项民生工程,管网改造解决饮水难题,标准化卫生室让村民“小病不出村”,5G基站让村里老人与(yǔ)子女视频“零障碍”。 在江头村(cūn)老年文化中心内,保健康复室、心理疏导室、棋牌室等一应俱全,室内“哈哈哈”笑声不断;暖心的(de)长者餐厅里,65岁以上老人花1-6元就能吃上两素一荤一汤(yītāng),行动不便的还能送餐上门。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,是新建(xīnjiàn)的3728平方米新村部(bù)也即将出租,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。村民吴(wú)大爷感慨:“以前羡慕城里人,现在城里人羡慕我们!” 如今的江头村,已从“破旧古村”蜕变为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(shuǐ)、记得住(jìdezhù)乡愁”的乡村振兴样板,演绎着新时代的“桃花源记”。当(dāng)夕阳为百年石拱桥镀上(shàng)金边,当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摆(bǎi)上“扁豆”,当俄罗斯姑娘背着竹篓消失在茶园深处,这片土地也正以文旅融合激活着乡村振兴“一池春水”。
汝城县卢阳镇江头村: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“一池春水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