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厦门今秋又有8名博士上岗教中学生

体育正文 144 0

厦门今秋又有8名博士上岗教中学生

厦门今秋又有8名博士上岗教中学生

  AI制图/邱艺锋

  近年来,每年都有名校博士(bóshì)入职厦门(xiàmén)中学(zhōngxué)。前不久,市教育局公示“青鹭英才优培行动”选拔引进的博士,今秋将有8名博士到厦门中学任教。

  尽管博士担任中学老师不算新鲜(xīnxiān)事物了(le),但人们心中还是有疑惑:博士教中学生会不会“大材小用”?他们到中学课堂会“水土不服(shuǐtǔbùfú)”吗?

  今天,我们(wǒmen)就来一探究竟。

  厦门博士(bóshì)教师明显增加 包括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

  从公示信息来看,本次厦门市教育(jiàoyù)系统拟引进的8名博士生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化技术研究所、华东理工大学等(děng)高校。他们学习的专业涵盖整合生命科学(生物学)、凝聚态(níngjùtài)物理学、应用心理学、化学工程(huàxuégōngchéng)、化学、生态学(shēngtàixué)、物理化学等。

  2023年厦门市首次实行“青鹭英才优培行动”,重点针对教育(jiàoyù)科研、医疗卫生领域,面向世界顶尖(dǐngjiān)高校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,首批(shǒupī)共引进优培生34名,其中有一部分入职教育系统。

  从去年(qùnián)到今年(jīnnián),“青鹭英才优培行动”先后又引进两批博士。厦门(xiàmén)教育部门尚未对外公布过中学博士老师的数量。而早在十几年前,就有博士到厦门中学当老师。

  目前,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(xuélì)的教师主要分布在厦门一中、双十(shuāngshí)中学、厦门外国语学校(xiào)、厦门实验中学等市属校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个别区属校也有博士。

  从全国来看,不少城市(chéngshì)近几年(nián)入职中学的博士人数呈明显增加趋势。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北上广深的著名中学,在部分“新一线城市”也存在。比如,今年年初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2025年应届毕业生(bìyèshēng)录用名单,13名被录用者(bèilùyòngzhě)中有8人具有博士学位;长沙市雅礼中学也发布引进(yǐnjìn)博士公告,表示将引进9名博士。

  凭借深厚专业功底(gōngdǐ) 为教学提供全新视角与创新思路

  目前(mùqián),双十中学有7名博士(bóshì)教师。这些博士均为近年来引进,毕业于国内“双一流”高校。他们不仅承担日常(rìcháng)学科(xuékē)教学任务,多数还投身于学科竞赛指导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,为学生的多元发展贡献力量。

  名校博士(bóshì)执教中学,是否属于“大材小用”?这一疑问引发不少人的讨论。双十中学教务处黄主任认为,确实有(yǒu)很多人存在这样的困惑(kùnhuò)。但在教学实践中,博士教师在中学教育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与强大优势。在学科竞赛指导工作中,常常会出现一些超出中学教师知识储备的题目,博士教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,能够精准(jīngzhǔn)剖析、巧妙解答(jiědá),有效弥补(míbǔ)了这一短板。日常集体备课环节(huánjié),博士教师更是凭借大学阶段积累的学术思维,为教学方案设计提供全新视角与创新(chuàngxīn)思路,让教学团队眼前一亮。

  在黄主任看来,博士教师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(jīdiàn)和开阔的知识(zhīshí)视野,这使他们能够(nénggòu)将学科知识讲解得更为透彻,激发学生对(duì)学科知识的深度探索欲望。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,他们能够高质量完成高端课程的教学任务,其专业素养让学生由衷信服。博士教师丰富的个人阅历、较高的综合素养,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学生的全面成长。从实际教学成果来看(láikàn),这些名校博士入职后迅速适应了中学教学节奏,所带班级成绩斐然(chéngjìfěirán),教学成效显著(chéngxiàoxiǎnzhù)。

  为充分发挥博士(bóshì)教师的(de)资源优势,双十中学于2023年底成立博士工作站。校方表示,希望通过这个(zhègè)平台,拓宽全校师生的学术视野,助力学术发展。同时,博士工作站也将成为学校培养(péiyǎng)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科研载体,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。

  宋静婷:厦门(xiàmén)一中化学教师,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

  希望引领(yǐnlǐng)学生爱上化学

  宋静婷是去年我市引进的(de)博士之一,此前在(zài)研究院、半导体封装企业担任过研究员、工程师和项目经理。当中学老师,对她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体验(tǐyàn)。

  为何想到中学来任教?宋静婷说,这是多方面综合考虑(kǎolǜ)的(de)结果。一方面,厦门市优培生项目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待遇和良好(liánghǎo)的职业发展路径。另一方面,她在(zài)本科和博士阶段,有过当助教的经历,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,再加上自身学科基础(jīchǔ)扎实,因此对胜任教师这份工作是有信心的。

  目前,她除了教授三个班的化学课(huàxuékè)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,还承担化学竞赛(jìngsài)指导工作。

  博士到中学任教的(de)(de)优势是什么?在宋静婷看来,博士最大(zuìdà)的优势在于对科学最前沿知识的了解与把握,包括文献检索(wénxiànjiǎnsuǒ)、信息提取、综合分析等能力。她个人的经历也比较丰富。“课堂上,我会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真实案例,帮助学生拓宽视野,也引导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路径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。”她说(shuō),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,也能更早地建立起对科学和社会(shèhuì)的整体理解。

  读高中时,宋静婷就立志要学习化学。这份初(chū)心源于当年遇到的(de)两位对她影响(yǐngxiǎng)很深的化学老师。“如果我能够像当年的他们一样,引领一批学生爱上化学、选择化学,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很美好的事情。”宋静婷说(shuō),某种意义上,这也是为国家的化学事业培养后继力量(lìliàng)。

  郑少平:厦门外国语(wàiguóyǔ)学校化学教师,毕业于中山大学

  当中学老师不是一时(yīshí)兴起

  2023年,郑少平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时,就业选择众多,包括公务员、高校教职、研发企业等(děng),但他毫不犹豫地(dì)选择了厦门(xiàmén)外国语学校。

  到中学任教,郑少平不是一时(shí)兴起(xīngqǐ)。早在读博当(bódāng)助教时,他就萌生了到中学任教的想法。入职厦外后,他除了常规的化学教学,还兼任化学竞赛教练。2024年,他指导的高二学生陈子睿获得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赛(guósài)铜牌。

  郑少平认为,博士到中学任教的核心之一是要做拔尖学生培养和兴趣引导。课堂上,他会把学科的底层逻辑教给学生。除了从(cóng)解题的角度(jiǎodù)去教授学生外,他还会通过挖掘(wājué)前沿文献,从科研的角度和思路去引导学生理解、深度剖析题目,深入探索。学生对教材(jiàocái)、题目有疑问(yíwèn)时会找他探讨,他也会带学生去参加一些学术论坛(xuéshùlùntán)、讲座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兴趣,激励他们去探索未知世界。

  郑少平说,无论是读博,还是做科研,其实都只是自我管理。而担任高中化学老师,要面对4个班的(de)(de)学生和家长,还要把(bǎ)自己习得的知识用(yòng)学生能(néng)消化得了的方式表达出来,因此,在班级(bānjí)管理和教学技能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幸运的是,学校很包容,第一年只安排他当(dāng)副班主任,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,教研组的听课交流都是自由平等的,前辈们也给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。通过博采众长,多听多想,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。

  “教学相长,学生也(yě)引领着我,我觉得自己的(de)专业水平比读博时精进了许多,更加游刃有余。”郑少平说。

(厦门(xiàmén)晚报记者 郭文娟 林珊)

厦门今秋又有8名博士上岗教中学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